特稿

  • 我国碳化硅陶瓷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以宁夏为例

    吴澜尔;

    碳化硅因其高硬度、高强度、高耐磨、高导热、耐腐蚀、抗冲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环境、交通、信息技术等领域。宁夏具备碳化硅冶炼的资源与能源优势,在中国乃至全球碳化硅产业中都占据重要地位,但同时也存在产量大但产值低、份额高但分量轻、低值、粗加工原料产品居多等问题。基于此现状及碳化硅材料发展趋势,本文就国内外碳化硅陶瓷2014—2018年的产业状况、影响发展关键因素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就宁夏碳化硅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创新提出了若干针对性建议。

    2022年11期 No.45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81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一带一路”倡议

  •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省对外贸易战略定位及发展趋势

    刘梅;

    为充分发挥广东省的对外贸易优势,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从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理念优势三方面阐述了广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优势,从城市、产业和文化方面总结了广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定位及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要进一步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提升外资的利用水平、完善立体式物流体系、推进跨国产业园建设、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打造对外贸易桥头堡等具体对策。

    2022年11期 No.45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72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建立

    白雪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易往来更加频繁,为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不断壮大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为我国参与国际投资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提供了基础,但相应也出现许多矛盾与争议。本文通过阐述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途径。

    2022年11期 No.45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87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辽宁省机电产品对美出口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思瑶;刘钊;

    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情况直接映射了国家的出口贸易水平,辽宁省作为机电产品贸易出口的重要省份,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辽宁省根据政策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产品质量的战略上作出革新,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和市场的认可。与此同时,提升自身机电产品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本文基于辽宁省机电产品对美出口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SWOT分析的形式剖析辽宁省机电产品对美出口的市场竞争力,提出促进机电产品对美出口的发展策略。

    2022年11期 No.45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111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区域创新合作

  • 京津冀科技金融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演化分析

    马彦奇;王健;段玮倩;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个核心。本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构建京津冀科技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TOPSIS法对京津冀市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并用莫兰指数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检验,发现区域对邻域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通过空间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对京津冀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趋同演化进行分析,发现其在空间上呈以京津为中心的不均衡发展格局;整体呈现出同向趋同,高值带动,低值抑制的空间演化格局;各市区科技金融水平的升降与领域的升降方向趋同,在空间上存在集聚效应。

    2022年11期 No.45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9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广西实施科技项目“揭榜制”的实践与思考

    徐燕;

    “揭榜挂帅”制度和“揭榜制”工作本质上都是以创新性科研成果来兑现科研奖励经费的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以结果为考核目标的后资助模式,因此,研究“揭榜制”工作在广西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实施情况,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区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省市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实施科技项目“揭榜制”制度的具体实践过程和结果,指出应积极实施“揭榜制”工作模式,大力推进重点产业的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22年11期 No.45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9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科技特派员制度下的科技兴农路径研究综述

    赵银丽;葛志军;

    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的有益探索。作为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科技特派员已成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本文综述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起源实践与各地做法,并结合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兴农运作模式创新方向,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2022年11期 No.45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27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湖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测定研究

    李改艳;苗红军;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是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道“安全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其标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因此,测算符合实际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对湖南省2017—2020年近四年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理论值进行测算,然后将实际值和测算结果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湖南省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偏低,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2022年11期 No.45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9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盐城建设绿色能源之城的思考

    蔡爱军;

    持续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重要战略目标。盐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发展机遇千载难逢和产业基础初步形成等现实条件,但在产业链、要素保障以及消纳能力方面都还面临一些制约和挑战。基于此,本文根据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结合盐城资源禀赋和产业根基,提出盐城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2年11期 No.45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7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三调”背景下的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策略探讨

    李瑞杰;刘永海;李盘升;马晓晖;张利维;

    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是公路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合法合规建设的前置条件。自2022年4月15日起,建设用地报批审查正式启用“三调”成果,并对现状地类和规划地类的认定规则进行了调整。本文基于“三调”成果应用背景,结合卫片执法和宁夏公路项目用地报批现状,剖析了用地报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划储备一批、用地报批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公路建设项目”的战略,旨在为有计划地开展公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11期 No.45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27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数字乡村发展策略研究——以合肥市长丰县为例

    朱安龙;谷超;晏佳轩;

    本文以“创新驱动发展,数字赋能乡村”理念为基础,对合肥市长丰县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调查研究。从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智慧创新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数字治理能力提升、智慧绿色乡村打造、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网络帮扶拓展深化等方面对合肥市长丰县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度剖析。在深入了解数字农业建设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变化的基础上,针对数字乡村建设中存在的明显不足,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2022年11期 No.45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9K]
    [下载次数:31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促进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郭光锐;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是拓宽普惠群体金融服务渠道,增进民生福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京津冀13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在测度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程度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方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均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且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各城市间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避免在探索创新的同时扩大地区发展差距,推动市场主体和公众更多地使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

    2022年11期 No.45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5K]
    [下载次数:31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科技与产业

  • 政府创新补贴、产品异质性与社会福利问题——基于寡占竞争模型的理论研究

    朱泓春;赵梓衡;

    本文基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现状,通过构建混合寡占竞争模型,假设企业技术创新能降低单位成本,揭示了政府创新研发补贴、企业产品异质性、企业技术进步创新程度与社会总福利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当存在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创新研发补贴政策时,产品异质性系数越低,政府创新研发补贴系数越高,企业技术进步创新程度越大,则社会总福利水平越高;(2)企业的最优技术进步创新程度随着产品异质性系数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政府补贴力度的增加而增加。

    2022年11期 No.4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制度与资本视角整合下科技型海归创业企业成长机理研究

    王娟;

    基于制度环境、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构建科技型海归创业企业与制度环境互动的成长机理整合模型,并选取福建留创园的10位科技型海归创业者展开多案例分析。研究提取了中国特色创业情境下科技型海归在创业动机、新企业创立和创业企业成长三个重要阶段的关键要素,得出了科技型海归创业者自身、科技型海归创业企业和科技型海归创业制度环境三个层面的实践启示,为科技型海归创业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

    2022年11期 No.45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7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消费者采用电动汽车意愿研究现状及进展——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陈剑峰;王玉红;

    电动汽车的使用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和对石油的依赖,然而政府积极推广与消费者采用意愿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2010—2022年收录的703篇消费者采用电动汽车意愿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统计分析了各年度文献发表量的变化;利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分析了该领域研究国家/机构间合作情况、主要发表期刊、关键经典文献、研究趋势的演变以及前沿热点。研究结果表明,自2017年始发表文献量大幅增长;“英国-美国-德国”学术群体贡献大量奠基性文献,我国研究影响力不断增强;经历演变后,信息技术、自动驾驶以及技术接受成为消费者采用电动汽车意愿研究的前沿热点。

    2022年11期 No.45 80-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188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农村地区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弥合机制探究

    马蔼凤;胡艳丽;朱琳琳;古丽各娜·热依木江;

    随着大数据时代数字化生活的深入发展,有关“数字鸿沟”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为探究数字时代农村地区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的融入问题,关注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困境,本文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三种研究方法探究了农村地区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成因,发现农村老年人由于受教育程度以及经济基础等方面原因的影响而成为“网络边缘户”。结合国家政策要求,本文从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角度提出了农村地区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弥合机制,以期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中,享受到数字生活的便捷。

    2022年11期 No.45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65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 “双碳”目标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探讨

    褚楚;

    近年来,围绕“双碳”目标的实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获得了长足发展,但碳排放相关信息披露程度不足,低碳转型普遍缺乏专业指导和资金支持。本文以我国2020年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背景,阐述了我国企业作为践行低碳发展的重要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企业应当加快自身社会责任与“双碳”目标的有机融合,在实现自身碳中和的基础之上,向行业和社会赋能,推动全球碳市场的深度建设。

    2022年11期 No.45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48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 基于标准化物流技术的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策略研究

    徐慧明;

    农产品物流作为农业全产业链上最关键的一环,是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与重要依托。在“三农”政策有效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较快,同时农产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这给农产品物流带来了较大的潜在物流市场需求。然而,当前国内农产品物流水平不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转变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是活跃农产品流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农业与农产品物流双产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与趋势。文章首先对标准化物流技术与农产品供应链集成进行了概述,然后论述了标准化物流技术对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的意义与条件,最后基于标准化物流技术提出了农产品供应链集成的具体策略。

    2022年11期 No.45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27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菲律宾发电站投资的可行性研究(英文)

    李晨晓;

    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它旨在搭建一个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多边合作平台,也带来了实际利益,促进了各参与国和地区之间的互信。随着该倡议的实施,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虽然菲律宾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但中国是否可以尝试在菲律宾建立发电站并从中获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探讨了包括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外汇管制、金融监管以及对外资企业的土地政策等投融资背景,通过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商业银行和债券市场的不同融资模式进行比较以及菲律宾的法律规定,总结了中国投资者投资模式的确定方式以及适合海外投资者的公司类型。为此,本文重点对资本、税收、外汇和信贷四大风险以及应对策略展开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结构合理的法律框架和风险应对策略的帮助下,在菲律宾建设发电站是可行的。

    2022年11期 No.45 10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5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中国和加拿大如何应对限风问题——来自加州的教训(英文)

    袁胜利;

    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达成后,全球风电发展规模的持续增长将继续改变许多司法管辖区的能源供应结构。几十年前,大多数地区的供应组合以水电、煤炭和天然气为主。再生能源是能源组合中的一小部分,因此至关重要。然而,可变可再生能源的高普及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限风限电是一种维护系统平衡的可靠性方式,但同时,过度限电也会使脱碳目标和投资者对可再生能源的信心产生负面影响。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和美国(加州)在处理弃风问题上的法律政策,提出了完善中国和阿尔伯塔省法律制度的建议。

    2022年11期 No.45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2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成果转移转化

  • 数字化技术在沙漠公路场景中的应用分析

    杨丁;张易辰;刘俊岳;潘彦辰;胡志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技术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在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数据采集效率。本文以乌玛高速沙漠段公路为依托,通过引入无人机技术进行沙漠公路影像数据采集,建立沙漠三维数字模型,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原理,分析沙丘脊线及形态变化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工程防护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工程防护在防沙固沙中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可有效减缓沙丘的移动速率。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及交通不畅的区域具有其强大的优势,有效扩大其应用范围对未来公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公路建设和运营养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022年11期 No.45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0K]
    [下载次数:74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人工智能在刑事侦查中的实践和应用

    吴洋;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刑事侦查方面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和好评。但由于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困难,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本文在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基本内涵和功能划分的基础上,阐释了人工智能在刑事侦查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践,并对其在刑事侦查领域应用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具体探讨,旨在对提高中国刑事侦查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提供参考。

    2022年11期 No.45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112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的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符新伟;王舒可;

    随着我国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手写数字识别技术中需要处理的数据样本量及特征指标大幅增加,也对处理数据模型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模型(LR)及决策树模型(DT)等新兴机器的学习方法虽然能够处理小样本等分类问题,但在处理多样本多特征数据时分类精度还有待改进。因此,本文以提升模型处理多样本和多特征指标数据集的分类预测性能为目标,采用Stacking方法对不同的基础模型进行集成应用分析。

    2022年11期 No.45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56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基于区块链高速共识方法的大规模电动汽车充电交易探索

    李鹏飞;肖恒辉;易环;曾嘉炜;

    近年来,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电动汽车(EV)成为绿色城市项目中极具发展前景的交通工具。电动汽车保有量稳步上升,充电需求逐渐增多,充电交易量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不断增长。本文通过对PBFT共识算法的Pre-prepare和Prepare阶段重构,实现了客户端交易上链请求及时发送以及Pre-prepare、Prepare、Commit、Reply等流程的高效执行。实践表明,该法可降低各阶段耗时并提升区块链的共识性能,进而提升区块链并发交易数。

    2022年11期 No.45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基于梯度增强的面部篡改检测算法

    袁野;

    面部篡改检测在舆情防控、司法取证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面部篡改检测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能力。然而,传统的卷积操作将感知区域的图像灰度值信息直接聚合计算,忽略了图像的细粒度梯度信息,使得检测效果难以进一步提升。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梯度增强的面部篡改检测算法。算法实现了一种基于中心差分卷积的梯度增强模块,通过逐模块的特征增强以弥补传统卷积操作的不足。在FaceForensics++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显示算法具有更强的细粒度表征能力,同时实验结果较主流算法取得了最高2%的平均准确度提升。

    2022年11期 No.45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4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烟草成分新功能开发与应用专利分析

    田俊岭;路征;叶广海;麻星艳;张孟迪;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全球禁烟呼声的日益高涨,烟草这一备受争议的作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烟草成分新功能开发与应用是烟草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烟草农业与卷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全球对烟草吸用、肥料用、药用以及食用等多种用途的综合开发利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基于专利技术文献,对烟草成分新功能开发和应用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以明晰全球和我国烟草成分新功能开发与应用的现状。

    2022年11期 No.45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下载次数:18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论有声读物的独创性判断——以“选择空间”标准为视角

    史佳芝;

    有声读物的可版权性主要依赖于对其独创性的判断,是否具有独创性及其独创程度如何判断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学界与司法界的难题。而要打开困局首先应当以朗读型、广播剧型和原创型区分其类型,其次要考虑到现有“额头流汗”标准、主观主义标准、客观主义标准与有声读物独创性判断之间存在不适配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选择空间”标准,以增量要素为着眼点,结合法院必要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为有声读物的独创性判断提供更为客观和理性的标准。

    2022年11期 No.45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199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科技与教育

  • 基于镜像理论视角的研学旅行教育获得感建构研究

    吴翠燕;黄渊基;

    关注研学旅行教育的主观反馈,是提升教育成效,完成教育改革使命的必然通径。获得感是衡量研学旅行主观收获的重要指标,包含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两部分。本文对标国家政策初衷,将客观获得分解为社会性认知、发展性能力和高社会性品质三个维度。主观感受分析则以镜像理论为基础提出研究假设,并应用网络文本分析技术,对1 170份研学心得体会文本进行高频词、情感和社会语义网络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研学具有高获得感,且获得感的生成存在镜像效应,同时也发现研学获得感与研学目标存在错位。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研学旅行教育要充分利用镜像效应激发积极反馈,同时要注重整合研学获得感评估和客观评价,瞄准核心目标提升研学产品品质,加强对学生自主反思和主观能动式反馈的引导。

    2022年11期 No.45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28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构建——以商务英语视听说为例

    康海涛;林燕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各地的深入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迎来“走出去”的机会,在给更多企业带来更多机遇的同时,也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商务英语视听说实训平台为例,从架构、功能、特色三方面,针对传统商务英语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虚拟仿真实训改革的新路径,旨在提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

    2022年11期 No.45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2K]
    [下载次数:20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新文科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一流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以淮阴工学院为例

    郭世芹;蒋志强;石卫星;宋新刚;

    当今新文科建设全面推广,国内高校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均对高等教育培养符合发展需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深刻理解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的基础上,以淮阴工学院为例,从立德树人的培养模式、开放协同的育人机制、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因势利导的创新平台、资源整合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了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旨在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样本参照。

    2022年11期 No.45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下载次数:18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 现代工匠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育——以三亚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朱春松;王诗洋;于敏;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迎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对技能型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将基于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研究重点,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丰富工匠精神内涵的有效方式,更是高职院校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研究传统工匠与现代工匠理论为基础,探索了现代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人才培育的关系,并对高职院校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

    2022年11期 No.45 16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一流专业建设路径探索

    姚江云;蔡洪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提高工程教育的有效性,推动相关教育院校完善工程人才培养措施,是保证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地方普通高校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成效不明显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一流专业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指标体系间的关系,并结合柳州工学院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地方高校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并着重从教学团队、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及方法、教学评价等四方面,就如何对标工程教育认证进行一流专业建设提出了建设思路。

    2022年11期 No.45 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19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基于项目驱动的校地合作模式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为例

    陈华;

    文章以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为例,介绍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校地合作模式的作用与优势。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自开办伊始就非常重视实践基地建设,并逐渐形成具有江财特色、基于项目驱动的校地合作模式,核心架构包括以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以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承接社会服务项目为驱动,以构建“双师型”督导团队为主导,以规范实践教学监管为保障。该模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所普遍存在的“四缺四不”难题,并在人才培养、项目孵化、教学相长、服务地方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2022年11期 No.45 176-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下载次数:272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机遇分析

    胡水清;丑岩桦;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文章简要阐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及问题,重点剖析“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机遇;随后以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简称“三创赛”)中的“便携式多功能清洁器系列产品”项目为例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一带一路”视域下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措施。

    2022年11期 No.45 181-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下载次数:29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科技与法律

  • 论现有技术抗辩的司法审查顺序

    蒋雨涵;

    目前,我国立法对于现有技术抗辩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审查顺序问题依旧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定。本文通过研究认为,现有技术抗辩属于实质意义上不构成侵权的抗辩之一,应当在审查顺序中获得优先的地位,这样能够简化审判流程,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职权分离模式下法院对于涉案专利的有效性加以主观评价。在对被诉侵权物与现有技术进行比对时,可以借鉴美国的“假想权利要求”标准,以原告的权利要求为限,无须将被诉侵权物的全部技术特征都与现有技术进行比对。

    2022年11期 No.45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176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类型化考察研究

    赵建营;

    在人工智能技术由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向超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关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电子人格说、电子代理人说、工具说等观点及其主张均体现出不妥之处。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应当依据人工智能技术所处的不同阶段,类型化界定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在参照现有人工智能法律案件结果及民众意愿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弱人工智能不具有法律主体地位;强人工智能在有限条件下具有法律主体地位;超人工智能应当具有法律主体地位。

    2022年11期 No.45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491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消费者数据权益侵害现状调查及法律对策研究

    王伟胜;

    数字经济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弊端也在日益显现。由于法律规制不足,数据滥用现象时有发生,消费者数据权益正面临着被侵害的风险。为了更高效地保障消费者数据权益,本文从消费者数据权益的内涵及其双重价值出发,对消费者数据权益受侵害的原因进行了法律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推动我国形成多元共治的消费者数据权益保障体系,为促进数据利用与数据保护的平衡提供借鉴。

    2022年11期 No.45 196-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8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与完善

    苏丽娅·居来提;

    2021年9月22日,为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但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仍不够统一规范,权利人举证困难,导致难以确定惩罚性赔偿数额,不利于我国知识产权和权利人的保护。为此,本文认为应将法定赔偿和酌定赔偿作为第三、第四种计算方式纳入赔偿数额基数中,并完善知识产权证据制度。应从理论到实践环节,将“依法保障,严格保护”的原则贯穿于整个过程中,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11期 No.45 201-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397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 网络游戏规则著作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殷鸿剑;

    目前的著作权法只保护表达,不保护思想。网络游戏中的规则在著作权保护中经常被认为是思想范畴而不受保护,但在司法实践中,游戏规则的著作权纠纷很多争点是围绕游戏规则是否受著作权保护的问题展开的。在暴雪公司起诉游易公司《炉石传说》侵权案中承认了游戏规则所体现出的独创性。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网络游戏规则的发展及司法实践的现状,指出对游戏规则中存在的独创性保护不够;第二部分由《炉石传说》案展开,引出了对网络游戏规则保护的必要性与“换皮游戏”的现实危害;第三部分论证了具体游戏规则的可版权性。

    2022年11期 No.45 2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154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 投稿要求

    <正>一、栏目设置“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创新合作、科技与产业、科技与管理、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与教育、科技与法律、国际视野等。二、来稿要求(一)立意新颖、材料翔实、论证周密、文字精炼、使用规范汉字。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二)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如果是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请在关键词下面注明。(三)作者署名置于标题下方,署名之下用括号注明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并按“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研究领域”的顺序注明作者简介。

    2022年11期 No.45 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7K]
    [下载次数:33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